MUKI AI Summary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透過 HQ&A 系統提升閱讀價值與樂趣,並分享了作者的心得。文章中提到,手寫筆記能避免數位設備的干擾,幫助專注與深入思考,然而作者認為只要自制力夠強,數位筆記也能達到同樣效果。HQ&A 系統適合用於學習新知識或與工作相關的閱讀,而非輕鬆略讀。作者強調在做筆記時要在樂趣與努力之間取得平衡,並提供了幾項生產力原則,如專注於重要內容、以更少資源創造更多價值及永續閱讀。
此外,作者也分享了使用便利貼來實現 HQ&A 筆記系統的方法,這種方法強調聚焦於核心想法,避免冗長筆記。同時,作者提醒讀者選擇適合自己的筆記方式才是最重要的,無論是使用便利貼、A4 紙或其他工具,只要能有效整理思路、提升記憶並應用所學,即能達到筆記的真正價值。...
這篇是閱讀 Get More Value and Joy from Books with Handwritten HQ&A Notes (Pt 2) 的心得文,其實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如何用手寫筆記來做 HQ&A 系統,但我習慣使用數位筆記來做 HQ&A,所以這篇文章對我的啟發,是在於如何將文章提到的概念融入到我的數位筆記中。
我在文章內有標註一些喜歡的句子,或是覺得能深思的部分,以下就嘗試使用 HQ&A 系統來撰寫閱讀筆記。
為什麼作者推薦使用手寫筆記
作者提到兩個原因:
第一,坐在電腦前不好閱讀
第二,電腦雖然很方便,但也帶來了非常多的干擾與誘惑;而紙張則完全相反,因為紙張沒有其他的功能可以分散注意力,所以可以引導我們專注與深入思考
不過我覺得見仁見智,只要自制力夠強,是可以阻絕電腦的其他誘惑。
我當下的閱讀情境適合使用 HQ&A 嗎
HQ&A 是個需要思考與深入閱讀的系統,所以在開始前,必須要確認 HQ&A 是否適合你今天的閱讀目標?如果我今天閱讀只是想打發時間或是略讀,那 HQ&A 可能不太適合你,也許可以參考作者推薦的另外一個系統 Jump Note。
如果我今天的閱讀目標是要學習新知識、跟學術 / 工作有關,或是這本書能帶給你不同的價值時,就可以嘗試使用 HQ&A 系統
寫筆記時,該怎麼在 joy 和 effort 之間平衡
眾所周知,做筆記很容易打斷閱讀體驗,如同上面所說,有時候閱讀只是為了打發時間,或想快速看完一本書,體驗書裡的樂趣。
而做筆記偏向在閱讀中取得各種知識精華,並存在自己的大腦轉化成屬於自己的知識點,所以在 joy 和 effort 之間,該如何取得平衡?以下是作者的建議:
Joy:輕鬆不帶負擔的閱讀,反而會讓你自然而然地記得最好的內容,所以什麼筆記都不要做
Effort:如果你不努力記住,那所有東西都記不住,因此要記筆記
做筆記的 Honest Productivity Principles (生產力原則)
我不太知道 Honest Productivity Principles 該怎麼翻譯,即使直翻成誠實生產力原則,我也看不懂這啥意思,所以就保留原文。
Honest Productivity Principles 要優先考量的是質量而非數量,作者列出三點建議
1. 專注於重要內容
這個原則裡有我在本文中最愛的一句話
“whatever we’re consuming must help us move forward with some goal that matters.”
所有我們消費的東西,都必須讓我們離某些目標更近一步
永遠要記得,不要把整本書的內容都當成重點,我們要專注在重要的內容上,那要如何評估這是重要的內容呢?這些內容是否能讓你離你的某些目標更近一步?如果可以,他們對你來說就是重要的。
2. 以更少資源創造更多價值
這裡提到的是常見的 80/20 法則,也就是用 20% 的力量產生 80% 的結果。就像武俠世界裡,前輩常對後輩說:「對付你,我只需要使出兩成功力!」結果對方就被打得落花流水,這種情節其實也能看作是 80/20 法則的另一種體現。
回到本文,作者希望我們找出書裡經常重複提起、或過於冗長,或舉例的句子,這些也許就是讓我們花費 20% 努力就能得到 80% 閱讀價值的部分
3. 永續閱讀
累了不要硬撐,當你發現記憶力無法集中時,就好好休息吧,因為繼續閱讀也不會有任何成效。
小結
作者最後分享了一個利用便利貼代替 A4 紙張來實現 HQ&A 筆記系統的方法。便利貼的特點在於其小巧便捷,可以直接貼在書頁上,成為快速標記重要內容的工具,同時也強迫使用者更聚焦於記錄核心想法,避免冗長筆記。然而,對於目前的我來說,這種方法的實用性不高,因此就不多加討論。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建議回到原文深入了解,或許能找到適合自己需求的新方法。
這裡也想補充,筆記的方法千百種,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無論是用便利貼、A4 紙,還是其他工具,只要能幫助我們有效整理思路、提升記憶並應用所學,就達到了筆記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