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TEGORY
數位筆記生活
/
如何規劃我的自律生活?輕鬆用行事曆 APP 搞定提醒、重複與筆記等功能

如何規劃我的自律生活?輕鬆用行事曆 APP 搞定提醒、重複與筆記等功能

MUKI AI Summary

文章討論如何透過行事曆 APP 規劃自律生活,從而克服焦慮和時間浪費的感覺。作者描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感到被工作、家庭和無意義的休閒活動填滿,意識到需要改變。為此,作者提出了五步驟:首先,列出想做的事情,如學習英文、製作 Side Project、閱讀和寫作;其次,制定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計畫;第三,設計課表,安排固定時間執行計畫;第四,利用行事曆 APP 進行提醒和管理;最後,通過復盤檢視進展,確保計畫順利進行。

作者選擇使用 TimeTree 行事曆 APP,因其美觀的介面、分類功能、循環設置和免費等優勢,來幫助自己保持自律。通過每天和短期復盤,作者能夠檢查進度、解決問題,並調整計畫,以便更好地實現人生目標。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效率,也讓生活更加充實,成為推動個人成長的動力。...

最終,重要的不是你的人生活了多少歲月,而是你如何度過這些歲月

– Abraham Lincoln 林肯總統

緣起

最近我一直感到焦慮,覺得自己浪費了太多時間。

結婚後,生活似乎僅剩工作、照顧小孩,以及小孩入睡後的追劇、打電動,大吃大喝等一系列對「人生成長」沒有太大幫助的休閒活動 XD

當我想像有一天離開這世界時,回顧自己的人生,只見到滿滿的空虛,內心真的很害怕。這讓我意識到我需要做一些改變,畢竟虛度一天是一天,認真的過一天也是一天。

但該如何改變呢?

大家都知道,跨出第一步是最難的,而持之以恆更難。因此,在開始之前,我必須仔細思考我這套自律生活的流程,以及如何執行。不再只是「思考」,而是直接開始「做」。

自律生活的流程

第一步:將想做的事情寫下來

如果想要改變,首先要了解自己想要做什麼。雖然大家都有許多想要完成的計畫,但因懶惰等因素一直被拖延。然而,在焦慮時,總會浮現一個念頭:「是不是應該做點那件事情了?」這或許就是你真的想做、值得寫下來的事情。

另一種情況是,可能已經開始做某事,但因各種原因中斷。如果不是因為「沒用」、「沒幫助」等負面原因,也可以考慮將這些事情重新納入計劃。

綜合以上考量,我除了追劇和打電動外,列出了我想學習和做的事情:

  • 學習英文
  • 製作 Side Project (股票小特助)
  • 閱讀書籍
  • 寫部落格
  • 畫畫

由於我打算使用課表設計我的自律生活,因此必須控制想做的事情的數量,避免過多負擔,也避免太少覺得不充實。控制在 5 項事情看起來剛好,而我想做的事情也剛好是 5 項,非常巧妙。

列出想做的事情後,我會再次檢查這 5 項事情,思考對我的人生是否有幫助,是否讓我感到充實。如果是,就不再猶豫,直接開始執行吧!

第二步:制定目標計畫

要把事情做好,並形成一個完美的循環,我認為「制定目標」和「復盤」是不可或缺的。我將目標分為短期 3 個月、中期 6 個月和長期 1 年,並嘗試量化這些學習計畫的目標,以更清楚地知道如何達成。

短期 3 個月

  • 股票小特助:完成網站規劃,訂好路由與框架
  • 多益書籍:整理單字卡至 CH5
  • 閱讀:閱讀 3 本書,並撰寫閱讀筆記
  • 畫畫:用 iPad 電繪 2 幅水彩
  • 部落格:寫 5 篇部落格文章

第三步:設計你的課表

學生時期,我們有固定的課表,清楚安排了每天每個時段要做什麼事情。這模式對現在的我來說很適合,當我不知道做什麼時,只需查看課表,就能知道當下應該做什麼事情。

另外,因為有了課表,我能預先知道明天要做的事情。因此加上這份期待感,我做起事來會更加有效率。

設計課表前,我需要找出可以執行計畫的時間。

根據我的作息,我選擇在中午午休、小孩睡覺後的晚上,以及睡前這三個時間點執行計畫:

  • 中午午休:我午休不太睡覺,以前都是邊吃飯邊追劇,所以我想把追劇改成執行我的自律生活
  • 小孩睡覺後的晚上:小孩睡覺後,我才有完整且安靜的個人時間,以往是拿來打電動跟追劇 😂,現在也是改成執行我的自律生活
  • 睡前:身為一個阿宅,還是要強迫自己動一下,所以規劃了睡覺前要做個運動

▼ 我的自律課表

禮拜一禮拜二禮拜三禮拜四禮拜五禮拜六禮拜天
午休時間股票小特助多益書籍休息閱讀書籍寫部落格畫畫休息
夜深人靜時股票小特助多益書籍休息閱讀書籍寫部落格畫畫休息
睡覺前運動運動運動運動運動運動休息

勞逸結合還是有必要的,所以訂了兩個休息日,最終還是不能放棄打電動的 ME 😂

▼ 手帳本也記了一份

第四步:照表操課,動起來

完成課表規劃後,我每天的這三個時間點,就算是被訂下來了。

我在排行程時,要避開這三個時間點,此外如果我不小心忘了,我希望有人能提醒我:「嘿,不要忘了完成你的課表唷!」

當然,我希望這種情況不要發生,但如果我真的忘了,能有個提醒功能,好像也不錯!

可以排行程,又可以設定提醒,這不就是我常在用的行事曆嗎?我只要將行程放在行事曆裡,就能透過手機跳出通知提醒我該做什麼事情,也不用怕跟其他行程衝突。

▼ 把課表加到我的行事曆,讓行程一目瞭然

一直以來我用的都是 Google Calendar,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 TimeTree,我發現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行事曆軟體,以下是我想要而且他也有的功能:

  • 畫面美觀精緻
  • 可以開多個行事曆,將行程分類
  • 可以設定循環
  • 可以設定標籤
  • 同步網頁和手機 APP
  • 有台灣假日
  • 能設定禮拜一為第一天的開頭
  • 免費

當然,TimeTree 厲害的不只這些,他主打的其實是讓家人 / 情侶能共用行事曆,還能在上面互動。但我沒有開放共用,所以沒有辦法享受這功能 XXD,不過其他部分我都很滿意,目前使用愉快,歡迎大家入坑。

▼ 編輯行程時,可以設定標籤、提醒,以及循環。還能整合 TimTree 內建的待辦清單

▼ TimeTree 有設定幾組重複的選項,如果不夠用,也能自訂重複時間。他的重複功能很強大,幾乎考量了所有的狀況,可以滿足 9 成以上的需求

第五步:復盤與紀錄

在我開始這套自律生活的過程後,我發現「復盤」變得非常重要,我需要不斷停下來檢視自己的進展,確保我走在正確的軌道上。

每天復盤

趁記憶鮮明時,我會每天復盤一次,條列以下項目:

  1. 今天的進度
  2. 碰到的問題
  3. 學習的狀況

▼ 每天復盤一次,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寫下來

▼ 在閱讀多益書籍建立單字卡時,發現了一些問題,例如午休時間太短,可能要把書帶回家,中午的時間要重新規劃 ... 等等。透過復盤可以清楚知道規劃的盲點,以及思考如何改善。

短期 3 個月復盤

短期復盤時,重點會改為檢查與目標的距離還有多遠?是否有偏移軌道?

  1. 股票小特助: 網站的規劃進展如何?有沒有遇到挑戰,需要調整計畫?
  2. 多益書籍: 單字卡整理到 CH5 是否順利?是否需要調整學習進度?
  3. 閱讀書籍: 是否完成了閱讀的目標?對於閱讀筆記有無改進的空間?
  4. 水彩畫: 是否成功完成了用 iPad 畫畫的目標?有無新的技巧或風格發展?
  5. 部落格文章: 是否達到寫 5 篇部落格文章的目標?讀者的回饋如何?

這些復盤不僅有助於我了解自己的進展,還能及時調整計畫,以確保我朝著人生成長的目標前進。

希望透過這樣的循環,能成為我自律生活的強大引擎,推動我不斷進步,實現更多夢想。

歡迎給我點鼓勵,讓我知道你來過 :)

48
2
23
1
MUKI says:

如果文章有幫助到你,歡迎分享給更多人知道。文章內容皆為 MUKI 本人的原創文章,我會經常更新文章以及修正錯誤內容,因此轉載時建議保留原出處,避免出現版本不一致或已過時的資訊。

本文地址:https://muki.tw/plan-my-disciplined-life/ 已複製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則留言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Copyright © since 2008 MUKI space* / omegaSS them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