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TEGORY
數位筆記生活
/
從 Notion 到 Tana:全新 AI 筆記工具免費開放,你準備好了嗎?

從 Notion 到 Tana:全新 AI 筆記工具免費開放,你準備好了嗎?

MUKI AI Summary

Tana 是一款新興的 AI 筆記工具,最近開放免費註冊,挑戰 Notion 的市場地位。Tana 結合了多款知名筆記軟體的優點,如 Workflowy 的大綱結構、Roam Research 的雙向連結,以及 Notion 的資料庫功能,形成了一個統一且靈活的筆記環境。其免費版提供基本編輯功能,但不包含 AI 功能,且儲存空間有限。付費版本則提供更高的儲存空間、AI 助手和日曆整合等功能。

Tana 的設計理念以節點為核心,允許細粒度的資訊管理,並提供強大的 SuperTag 和查詢編輯器,支持自動化指令和 AI 相關功能。對於重視資訊管理和靈活組織的人士,Tana 是一個值得嘗試的選擇。雖然 Tana 的付費方案看似昂貴,但相較於 Notion 的 AI 付費方案,整體價格相近。對於想要探索新筆記工具的人,Tana 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選擇。...

在數位筆記工具的世界裡,Notion 一直以其強大的整合能力和靈活性備受推崇。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一款名為 Tana 的全新 AI 筆記工具正逐漸嶄露頭角,並於近期免費開放。有興趣想要跳出 Notion 這種以 block 為最小單位的筆記軟體,不妨試試看 Tana 這款全新的筆記工具,也許可以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唷!

Tana 的免費功能

Tana 在 Beta 階段是需要透過審核才能開啟帳號,但現在已經可以在官網免費註冊,直接使用了。

2024.12.26 更新:Tana 修改了付費方案,將 Tana Core 改名為 Tana Pro,並增加 Tana Plus 方案

免費版依舊提供了所有 Tana 編輯器的功能,但是在某些功能上有數量限制,我覺得影響較大的是 Supertags,這樣的配置看起來,Tana Free 的定位偏向「試用版」,如果是重度的 note-taking 使用者,不太可能一直使用免費方案,最終一定是要付費的。

而拆開來的 Plus 和 Pro,則是在 AI 功能上也有所限制,然後 Tana 把他們最重要(同時也是我最愛)的 commands nodes 功能放在 Pro,我真的願意為了這個功能買 Pro 版啊,Tana 真的太會做生意 QAQ。

▼ 以下為舊資訊,備份給大家比對參考

▼ 另外要注意的是,現在註冊免費版有 14 天的 Core 試用,但註冊時要先綁定信用卡,但可以隨時取消,Tana 官方也說會在試用到期的前三天通知,這可能會勸退不愛綁信用卡的人。

年繳與月繳的差別

月繳一個月是 18 美金,年繳有 78% 的折扣,一個月換算下來是 14 美金。

Beta 期間的先鋒價格是 120 美金 / 年,換算後一個月是 10 美金,我自己是用這個先鋒價格,但也不知道未來續費時還能不能保留先鋒價。

乍看之下會覺得 Tana 的收費不便宜,但 Tana 的 Core 版是有包含 Tana AI 的,Notion 如果要使用 AI,應該是要額外付費(有錯請指正),所以比較起來價格差不多。

這樣看起來,其實 Heptabase 還算便宜了,如果年繳,Heptabase 一個月只要 9 美金!

不過要說最便宜,還是 Obsidian,能搞定同步的話,就是完全免費了!

而我是在 Tana Beta 期間使用的,當時的 Tana 沒有免費方案,試用期過後如果要繼續使用一定要付費的,身為一個免費仔的我,當初為什麼捨棄了 Obsidian 和 Notion,跳過了 Heptabase,就直接付費使用 Tana 呢?

Tana 是我用過最棒的筆記軟體,這六大特點讓我只試用了四天就付費購買,這篇文章跟大家介紹了 Tana 吸引我的部分,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或是繼續往下閱讀我精簡過的核心特色

Tana 的核心特色

Tana 結合了多款知名筆記軟體的優點,將 Workflowy 的大綱結構、Roam Research 的雙向連結,以及 Notion 的資料庫功能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個統一且靈活的筆記環境。

萬物皆節點的設計理念

在 Tana 中,所有資訊都被視為節點 (Node),這種設計類似於 Roam Research 和 Logseq,讓使用者能夠以細緻的粒度管理資訊,實現更靈活的組織方式。

強大的 SuperTag 功能

Tana 的 SuperTag 不僅僅是標籤,還可以為每個節點設置屬性與欄位,類似於 Notion 的資料庫功能,提供高自由度的資訊分類和檢索能力。

進階的查詢編輯器

這是我最愛的功能之一!

Tana 的查詢編輯器 (Query Editor) 功能類似於 Obsidian 的 DataView,允許使用者進行客製化搜尋,快速找到所需資訊。

沒有辦不到,只有想不到的自動化指令

這個是我最推薦,覺得 Tana 最厲害的功能!

透過 Tana 的 Command 指令,可以做到非常多自動化的功能,也能將你習慣的工作流程儲存下來,以利之後每一次的應用。

Tana Command 裡有 AI 相關的指令,包含 Ask AI,Generic Ai Query 等等,這些是能串接 OpenAI key 的,也就是說,如果你有申請 Open AI key 的話,你也能使用 Tana 免費版做到 AI 相關的服務,而不一定要升級 Core 版本使用 Tana AI。

無縫的日曆整合 (付費版)

Tana 支援與 Google 日曆的整合,方便使用者在筆記中查看和管理日程,提升時間管理的效率。

AI 助手 (付費版)

Tana AI 能夠協助使用者進行內容生成和優化,提升筆記的智慧性。

活躍的官方社群

Tana 有一個官方的 Slack,大家都會在上面分享自己的 template, workflow,或是詢問各種 Tana 相關問題,每天都會有貼心的官方人員協助回答。

官方也會舉辦很多 Tana 相關活動,例如 habit club,我的 habit template 就是從這裡取得的。

我自己也蠻常在上面問問題的,因為 Tana command 有點難 😂,我到現在跟他還是維持 try and error 的狀態,哈

Tana 與 Notion 的比較

Tana 跟 Anytype 一樣,乍看之下都跟 Notion 有點像,所以免不俗的把 Tana 拿來跟 Notion 比較一番。

Tana 和 Notion 都是強大的筆記工具,但它們在設計理念和功能上各有特色。 Notion 以區塊 (Block)為最小單位,強調頁面的自由排版和資料庫的強大功能,適合用於專案管理和團隊協作。

而 Tana 則以節點為核心,結合大綱結構和雙向連結,強調資訊的細粒度管理和靈活的組織方式,更適合個人知識管理和深度思考。

準備好迎接 Tana 了嗎?

Tana 的免費開放為使用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選擇,特別是對於追求高效筆記和知識管理的人士而言。然而,任何工具的選擇都應基於個人的需求和使用習慣。如果你重視資訊的細粒度管理、靈活的組織方式,以及內建的 AI 助手,那麼 Tana 無疑是一個值得嘗試的選擇。

總而言之,從 Notion 到 Tana,這不僅僅是工具的轉換,更是工作方式和思維模式的升級。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跟我一起加入 Tana 吧!

歡迎給我點鼓勵,讓我知道你來過 :)

3
MUKI says:

如果文章有幫助到你,歡迎分享給更多人知道。文章內容皆為 MUKI 本人的原創文章,我會經常更新文章以及修正錯誤內容,因此轉載時建議保留原出處,避免出現版本不一致或已過時的資訊。

本文地址:https://muki.tw/tana-note-app-free-version/ 已複製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2 則留言
Oldest
Newest Most Voted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kki
kki
1 month ago

非常想试用但是竟然没有办法绕过注册之后的绑定信用卡步骤TT

Copyright © since 2008 MUKI space* / omegaSS them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