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KI AI Summary
omega 系列回歸,omegaBook 新版設計上線,跳脫字母設計,改用 omegaBook 作為主題名稱,類似 gitbook/mdbook,文章當目錄放側邊欄快速翻閱。首頁有跑馬燈,分享出版譯作,右側靈感來自 Dribbble,捨棄 slider plugin,設計三大區塊:Planner、FrontEnd、Daily。
分類精簡,合併至 Daily,Planner 和 FrontEnd 為重心,文章像文件顯示,不再是「側邊欄 + 文章列表」。側邊欄設計互動,分類頁顯示文章列表,單篇文章展開分類文章。移除 Facebook 粉絲團,保留 Google 服務,期待優化 Profile 設計。...
是的,久違的 omega 又來了,熟悉我部落格的老朋友們,應該有印象我的佈景主題幾乎都是以 omega 為前綴名稱 XD,而這一次,跳脫了字母的設計,改用 omegaBook 作為新版主題名稱,意同 gitbook / mdbook 那樣的設計,想把部落格文章當成是主要目錄,放置在側邊欄以供快速翻閱
關於首頁
▼ 首頁我放了一個永無止境的跑馬燈 😂,分享自己出版過的著作與譯作,現在看看都是十年以前的作品了,整個年代久遠啊(遠目,而且幾乎都已經絕版了,噗。
▼ 首頁右側的靈感,是來自於 Dribbble 的作品,他的線條設計給了我靈感,所以我棄用了 reborn 主題用的 slider plugin,改回用傳統的寫法,將三大區塊放置於此:Planner,FrontEnd(Code),以及 Daily。
關於三大區塊
我現在把分類精簡再精簡,將比較少更新的分類全部合併至 Daily,並將 Planner 以及 FrontEnd 當作部落格的兩大重心,另外參考了 gitbook 以及 mdbook 這一類的文件網站,將我的文章當成文件的一部分全部顯示出來,也因此在 archive.php 的設計上,就不能跟以往一樣做成「側邊欄 + 文章列表」的形式,所以努力地生出了一些文章,介紹我的分類 😂
▼ 分類頁面比較常見的設計,是「側邊欄 + 文章列表」的形式
▼ 但我這次想把文章目錄做成側邊欄,因此要想辦法生出一整篇的文章內容 Q口Q。老實說,更新起來還蠻累的,希望我每個月 / 每年都會記得更新一下裡面的推薦連結 (說不定這一版也撐不了那麼久 XD)
側邊欄的設計
因為要把所有文章都放在側邊欄,所以設計互動上想了很久,也換了兩個版本,最後的決定方向為:
- 分類頁面(archive.php):顯示所有的文章列表
- 單篇文章(single.php):展開該文章分類底下的文章列表
▼ 也就是說,我點了 JavaScript 分類下的文章,那在閱讀文章的畫面,我就只會展開 JavaScript 的分類,其他的分類都會收起來
第一版的設計,是會記憶使用者的收合狀態,渲染畫面時讀取側邊欄的收合狀態來展開或關閉,但又擔心使用者關閉了當前的文章分類,這樣在找文章時會很麻煩,最後就改成了這個版本。
其他
剩下的幾乎都沿用上一版 reborn 的設計,我沒有改太多,因為風格差不了多少 XD。
我想把 Profile 的設計再微調一下,但目前還沒有想法,所以又要開個無限期支票了:等我有空、等我有靈感,再來好好優化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我移除了 Facebook 粉絲團,總覺得不會有人看,只是自嗨用,而且他跟 Google 服務堪稱兩大效能殺手,我覺得 Google Analytics / Google Adsense 服務比較實用,所以捨棄了 Facebook。
以上,對新版 omegaBook 有任何想法或是反饋,都可以留言給我唷,感謝